香港草根股神炒股经2
初闯社会成败都不凡
1969年,他用5000元买股票,3年下来,赚了28万元
很多上海企业家和曹家一样,在解放初期南迁香港,纺织业成为上海人集中的行业。曹仁超找工作自然就进了纱厂,随后又转到假发厂。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工厂劳动条件也很艰苦。曹仁超常常要在摄氏40多度的高温里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干活,蹲在地上吃盒饭,一天挣不到多少钱。曹仁超觉得这样在工厂里上班看不到希望。
这时,他结识了一位女孩。他感觉这个温柔的女孩很像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对女孩说:“我现在开始追你,追到娶你为止。”
女孩被打动了,答应做他的女朋友,但条件是他不能在工厂做工,要找一份穿西装的体面工作。
经朋友的介绍,曹仁超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先干学徒,从擦桌子、打开水做起,月薪220港元。为了实现自己“赚大钱”的抱负,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还兼职帮别人打英文信,一封信4元,每天打5封。就这样,他一年下来存了5000港元。
1969年,他用5000元买股票,3年下来,赚了28万元。手气之好,让这个20岁的年轻人志得意满。
曹仁超说:“那时候交易制度不健全,买进后可以立刻卖出,但两周后才须交割款项。我往往在买进1小时后卖出,就能赚钱,最高曾经同时握有100万元的股票,但其实手上只有1万元现金。”
然而,风险也在等着他。1971年,他结识了一位华人探长,刚好这位探长收受了不少贿金,正寻求洗钱通道。探长让曹仁超帮他洗钱,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除了数十万的年薪,还赠送他豪宅跑车。曹仁超同意与探长合作,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
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骂他说:“教出你这种不肖子,我要跳楼自杀!”
曹仁超被母亲一骂,头脑也清醒了,他连夜找到那个探长要求辞职。但探长凶相毕露,坚决不允。后来双方约在酒楼谈判,探长带着几名彪形大汉前往,指着曹仁超说:“你永远别想脱身!”
曹仁超不知怎么办才好,曹母却走进来,手握菜刀大吼道:“不让他退出,就砍死你们!”
探长没想到会碰上这样的场面,一时愣住了。曹仁超这才脱身离开。从此,他把这件事作为终身教训,告诫自己要一辈子脚踏实地做事。
跻身报业凡人变“超人”
林山木很惊讶,说他是“超人”,于是给他起了笔名曹仁超,意为“超人曹”。
曹仁超供职的证券公司有很多年报,都是英文的。曹仁超英语很好,经常拿报表看,了解了很多资讯。再和客户交谈,就能为客户解答许多问题。后来他觉得把这些问题写成文章发表出去,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自己也能挣稿费。
于是,他开始给报社投稿,最终得到《明报晚报》编辑林山木的赏识。曹仁超记忆力极好,对财报中的数据过目不忘。林山木很惊讶,说他是“超人”,于是给他起了笔名曹仁超,意为“超人曹”。
林山木后来开创了香港最好的财经报纸《信报》。几年后曹仁超追随而至,入股5%。
之后,林山木的政经专栏和曹仁超的“投资者日记”专栏成为《信报》的两大品牌栏目。
这期间,曹仁超投资股市却遭遇两次惨痛的失败。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曹仁超判定这是大好时机,当时他已经拥有20多万元资产,又借了20多万元港币,全部投入,没想到3个月就亏得只剩下8000元港币。
遭遇平生最大打击,曹仁超倒还沉得住气。他的理念是:明朝再来过。趁年轻博一把,反正身家也不大。
结果一年多之后,曹仁超运气重来,身家涨到50多万港币。那时候香港普通人每月薪金只有300港币。
但是,赔也好,赚也好,当时差不多全是蒙的。他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定下心学习,读了很多关于股市技术分析方面的书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长了知识,掌握不了世界形势。不久,中东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恒生指数由1775点狂跌至150点,跌幅达91.55%。
当时他选中和记企业,从每股8港元开始一直加仓,不料竟然跌到了1港元。曹仁超投资的50万港元变成了10万港元,所在公司也破产了。
那天晚上他漫无目的地徘徊在海边,差点儿想自杀。等到次日早晨回家时,母亲和妻子眼泪汪汪地看着他。当时曹仁超发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容许同类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