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6万家微企业双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浙江再度否认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
7月20日,在浙江省上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表示,浙江新增企业数量远远大于注销企业数量,没有大批企业倒闭的情况出现。但中小民企处境艰难,浙江省6.6万家微小企业更是出现了总产值和利润下降的情况。
王杰也坦言,现行的货币政策下半年不会改变,而如何防止区域经济急剧下滑,这是当前一段时期的重点课题。
生死边缘
今年1-4月,浙江新增中小企业4.5万家,注销7306家。温州市工商局统计称,一季度该市在册私营企业7.32万户,注册资金2063.1亿元,同比增长15.11%和28.37%;注销户数534家,同比减少14.56%,不存在大批倒闭现象。
不过,众多“微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下企业中总产值在150万元以下的有6.6万家企业,占规下企业总数的40%,规下企业上半年的总产值和利润也同比下降了1%和4.4%。
而剩下的60%的中小企业,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投资房地产、金融证券等获利,有些企业的副业甚至超过了主业,再加上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企业还有大笔的钱在里面,所以只好不断地抽走实业上面的资金,来保楼市里面的钱。
另据杭州市外贸企业运行监测系统显示,截至5月底,企业在手订单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比增加了5.1%,订单形势不容乐观。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已处于盈亏边缘。
对浙江中小制造业来说,原材料价格和银行信贷是最为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浙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和10.0%。目前还在继续上涨,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涨幅均比5月份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融资情况来看,上半年浙江新增存款6487亿元,同比多增161.9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3%;新增贷款3888亿元,同比少增925.2亿元,月度贷款增量持续减小。
在不断传出企业倒闭的同时,民间资本在浙江的投资也显不足。今年1-6月份,中小民营制造业投资出现负增长。
转型迷局
“正如一个嗷嗷待哺的孩童,中小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发展中急需‘保育箱’、‘幼儿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史晋川说,必须要通过“有形之手”实行重点的要素保障,解决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问题。
史晋川举例,诸暨市着力构建了能够惠及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人才、法律服务平台和小企业统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去年诸暨政府提出一个“6+2”现代产业体系:明确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突出大平台大市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规划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环保产业,诸暨市规划3000亩环保产业基地,计划总投资30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0多亿元,共引进企业20余家,已有12家企业先后投产。2010年该基地实现产值70多亿元,占全市环保产业总产值的75%。为此,诸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诸暨几万家工业企业,没有一家非正常死亡。”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向本报表示,通过政府部门搭建的公共平台,能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如,浙江省科技厅大力扶持的由当地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打造的浙江省珍珠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即将升格为国际级,为诸暨支柱产业之一的珍珠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与升级,再次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活命比升级重要,对中小企业谈转型,似乎是一厢情愿。”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指出,浙江低附加值产业主要集中在小企业这个群体,现在许多小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一直处于“无心转、无力转、无处转”的境地。
浙江省制造业人均附加值为76052元/年人,低于全国约25000元。2010年该省制造业平均工资为27957.5元,明显低于上海和江苏。
周冠鑫还建议,浙江有关部门应着力构建大企业龙头带动、小企业互联互助的运行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尤其是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有效引导小企业融入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