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理财产品再现节日效应
来源:上海金融报
随着春节的临近,银行理财市场火爆的场景又开始出现。最新统计显示,上周国内银信理财产品的数量和发行规模双双出现暴涨,而短期投资产品再次占据主要地位。对此,专家表示,短期理财产品不等于无风险,投资者切勿盲目追捧,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火爆场面再度重现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上周国内共有15家银行和10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37款银信理财产品。与前一周相比,发行数量增加了63款,增幅比例尤为突出,达到85.13%。当周,银信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1476.87.亿元,比前一周增加了626.19亿元,涨幅高达73.61%。分析人士表示,上周出现的“爆炸式增长”,属于市场节假日前后的正常现象。
随着新年到来,大多数商业银行为了完成75%的存贷比,在2010年12月份发行了大量的理财产品,从而导致今年第一周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元旦过后,没有了揽存压力,理财产品的发行开始回归市场正常水平。不过,随着春节的到来,1月下旬银信理财市场的火爆场面或将再次重现。
从投资方向看,投资于金融市场的产品共124款,占比高达91.85%;投资于工商企业的产品有6款,占比4.44%;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产品有2款,占比1.48%。另外,上周还发行了3款投资于房地产市场的理财产品,占比2.22%。由于组合投资类、权益投资类产品以及债券类产品的投向都是金融市场,因此上周投向金融市场的产品占比仍稳居第一。
数据显示,上周银信合作理财计划的平均期限为140天,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51%。相对于前一周,产品期限增加了12天,同时,收益率也增加了0.27%。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发行的一年期和两年期的产品数量占比达13.01%,这也提高了平均收益率。不过,短期产品仍然成为主打。
短期产品风险不减不少投资者对银行短期产品十分喜爱,认为短期理财产品的安全系数很高,不存在风险。对此,理财专家却表示,虽然短期理财产品相对比较安全,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风险。其实,诸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短期理财产品的安全性。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一些银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在标注收益时,多采用“最高收益率”等字样吸引市民眼球,但是到期后的实际收益率往往要低很多。事实上,这些说法与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相似,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并不等于实际收益,到期后并不能保证投资者拿到这些收益。
专家指出,短期理财产品最主要的作用是为短期闲置的资金提供“安身之处”。投资者最好不要长期持有,毕竟其预计收益不及中长期理财产品,甚至不及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也不能取代银行活期存款的实际功能。同时,各商业银行发售的短期理财产品差异较大,在购买、赎回期限和产品收益上有诸多不同,投资者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不要忽略相关风险,掉进投资陷阱。